当前位置:

首页    科普专栏    太行科普    国际小行星日|天外来“客”: 小行星守护着太阳系“童年”的秘密?
发布时间:2024-07-01 18:30:00

      今天是国际小行星日,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地球物理学名词,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环绕太阳运动的、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八大行星的天体。对于浩瀚的宇宙,甚至对于我们太阳系来说,小行星只是“沧海一粟”。然而,小行星竟守护着太阳系“童年”的秘密。

图片1.png

     图1. 艺术想象图:正在形成中的太阳和它周围的行星盘。(图片来源:ESO)

 01 一颗飘荡了几十亿年的小行星碎片

      在太阳刚刚诞生的时候,周围存在一个由尘埃和气体组成的行星盘,行星就在这盘中诞生,其中气体占了99%,固体颗粒只有1%。绝大部分气体逐渐被太阳吸积,而固体尘埃会碰撞凝聚在一起,成为了沙砾、岩石等,它们越长越大,最终可以成为像我们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、矮行星、卫星和数量众多的小行星。还有一些岩石碎片一直在太阳系中游弋,它们可能是被遗留了下来的或者由于小行星的碰撞产生的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它被地球的引力捕获,变成流星落向地球,如果没有在大气中燃烧殆尽,就成了地球上最常见的陨石——球粒陨石。

      在1940年的一个夜晚,一颗飘荡了几十亿年的小行星碎片坠入了地球,在和空气的剧烈摩擦中,产生了一道耀眼的亮光划破了夜的寂静,最终落到了印度北部一个名为Semarkona的小村庄。于是,这颗陨石被命名为Semarkona,它的重量为691克。Semarkona陨石属于普通球粒陨石中最为罕见的一个子类,直到70多年后,才发现了属于该子类的第二颗陨石。该子类的陨石经历了最少的变化,保持了最原始的状态,因此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太阳系形成时的环境和条件。在Semarkona陨石发现之后,科学家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,直到今天,还有很多的研究以Semarkona陨石为对象,为我们揭示了太阳系形成的奥秘。

图片2.png

图2. Semarkona陨石,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陨石之一,包含了大量的毫米大小的球粒,图片显示的是1.5厘米大小的截面。(图片来源:THE PLANETARY SOCIETY)

02 如何测量Semarkona陨石的年龄

       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以当做大自然的时钟。陨石里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它的衰变产物,通过测量它们,科学家们可以知道陨石形成的时间。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呢?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金属元素,比如可乐的易拉罐就是铝做的。想象一下,铝原子的核心像一个小房间,里面住着质子(带正电的粒子)和中子(不带电的粒子)。普通铝原子,我们叫它铝-27,因为它的核中有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,非常稳定,就像一个和谐的家庭。铝-26是铝的一种同位素,它的原子核里少了一个中子,这样的组合不太稳定,进而通过放出能量和粒子让自己变得更加稳定,这个过程就是放射性衰变,铝-26会变成另一种稳定元素镁-26,包括12个质子和14个中子。因此铝-26是铝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。这个衰变过程非常缓慢,铝-26的半衰期大约是72万年,也就是说,如果你现在有一堆铝-26,要过72万年,才会有一半的铝-26完成了它的变身之旅。

       富钙铝包体富含钙和铝的矿物组成,是球粒陨石的主要组成材料。是太阳系形成第一批固体,因此它的诞生时刻通常被认为是太阳系形成的时间零点,大约在45.67亿年前。这个年龄是通过铀-238和铀-235衰变测量的,它们的半衰期分别为44.68亿年和7.04亿年,衰变产物为铅-206和铅-207,因此这种方法也被称为“铅-铅”测年法。顾名思义,富钙铝包体富含铝,通过测量发现富钙铝包体形成时,铝-26和铝-27的比值大约是两万分之一。对于球粒陨石来说,科学家们能够测量球粒形成时铝-26和铝-27的比值,通过这个比值以及铝-26的半衰期,可以推断球粒相对于富钙铝包体形成的时间。对Semarkona陨石中不同的球粒进行分析发现,球粒诞生于富钙铝包体形成之后100万到300万年,而且在这期间分别在120、160、210、240、290万年时分别经历不同的热融化事件产生了球粒。

03 陨石里记录了超新星爆发?

      此外,通过测量陨石里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它的衰变产物,就能够研究陨石形成时,也就是太阳系行星盘甚至更早期是什么样的状态,经历了什么样的环境。比如上述的铝-26的来源,存在多种说法,其中一种就是附近的超新星爆发带来了放射性铝-26。

       铁-60是铁的一种放射性元素,它会衰变成镍-60。科学家们通过分析Semarkona陨石中镍-60、镍-58和铁-56的比值关系,推断出在陨石形成时铁-60的含量非常高,说明在太阳系形成早期,星云物质里面含有超量的铁-60,而且它们不可能来自刚刚诞生的太阳对于星云物质的照射,也不可能来自和星际物质的混合。对于如此超量的铁-60,科学家们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,在太阳系形成的时候,有一颗距离非常近的超新星爆发带来了新合成的铁-60。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表明,是一颗距离太阳系3光年左右,大约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发生了超新星爆发,它产生的冲击波把爆发中产生的铁-60带入了幼年的太阳系,从而后来形成的小行星都打上了这次超新星爆发的烙印。

      然而,科学发现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。后来的研究发现在形成太阳系的星云和形成行星的行星盘中铁-60的含量并不高,比之前的结果低了100倍。其中的原因有:其一,直到2009年,人们才发现铁-60的半衰期并不是之前认为的150万年,而是260万年;其二,之前有些研究工作存在一些问题,包括仪器、样本和统计分析方法等。因此,现在关于Semarkona陨石中铁-60的含量存在很大争议,有人认为这个争议可能来自铁-60分布的不均匀性。在太阳系诞生的早期是否存在一个非常近的超新星爆发,希望后续的研究能够为我们揭开这个谜题。

图片3.png

图3.超新星爆发的艺术想象图。 (图片来源:Melissa Weiss/CfA)

04 陨石记录了星云磁场

      Semarkona陨石的10%球粒中存在橄榄石矿物颗粒,包含着微米级的铁镍金属,当它们暴露在磁场环境中时,会被磁化。由于这种橄榄石矿物颗粒独特的成分、尺寸和磁性,它们会一直保持当初被磁化时的磁场。因此测量Semarkona陨石中橄榄石矿物颗粒的磁场,就能获得这些陨石球粒形成时的环境磁场。

      科学家们利用了依赖超导技术的磁力计非常精确地测量了Semarkona陨石中球粒中橄榄石矿物的磁场大约为54微特斯拉,而且不同球粒的磁场方向是随机分布的,这说明这些球粒在融合成小行星之前就已经被磁化了。进而推断出这些球粒形成时,太阳系星云的磁场大约为5至54微特斯拉,比现在的星际空间的磁场大10万倍。

      这个磁场测量也解决了困扰科学家数十年的一个谜题。行星盘存在的时间大约是几百万年,什么样的机制能够让气体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部落入太阳?科学家们猜想一些包含磁场的机制可以使气体快速落入太阳,比如磁旋转不稳定性,测量的结果表明,原初行星盘物质有足够的磁场加快行星盘的气体落向太阳,支持了这种磁场机制。

图片4.png

图5.艺术想象图,遍布磁场的原初行星盘,球状颗粒是毫米级的球粒矿物。(图片来源: Hernán Cañellas)

      一颗小行星的碎片,无意间落入地球,成为了Semarkona陨石,这颗陨石就像是磁带,记录了如此丰富的关于太阳系形成的信息,在国际小行星日到来之际,我们通过小行星,再一次略领了宇宙无穷的奥妙。

参考资料:

1.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26Al in the Solar System from the Mg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Chondrules | Science

2. 60Fe: A Heat Source for Planetary Differentiation from a Nearby Supernova Explosion - NASA/ADS (harvard.edu)

3. Radioactive Probes of the Supernova-contaminated Solar Nebula: Evidence that the Sun Was Born in a Cluster - NASA/ADS (harvard.edu)

4. Short-Lived Nuclides in the Early Solar System: Abundances, Origins, and Applications | Annual Reviews

5. Solar nebula magnetic fields recorded in the Semarkona meteorite | Science

作者:闫震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研究员

出品:科普中国

监制: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、中科数创(北京)数字传媒有限公司

免责声明:本文为网络摘录或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及平台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学会秘书工作人员,以便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。
文章转载自:科普中国网
原文链接:

国际小行星日|天外来“客”: 小行星守护着太阳系“童年”的秘密?- · 科普中国网 (kepuchina.cn)

国际小行星日|天外来“客”: 小行星守护着太阳系“童年”的秘密?

浏览量:0
作者:秘书处